查看原文
其他

这样的连州人和事,很多年轻人根本不知道……

2017-12-17 连州市委宣传部 连州发布


“那时候跳舞演出的日子,宛如昨日,”

作为连县文工团曾经的一员

陈宝英看着30多年前

自己下乡演出的照片,留下了热泪

《那年那事那舞台》展览

自从在2017连州国际摄影年展展出以来

引起连州老街坊热议

更勾起他们对1965年至1985年

文工团上山下乡演出的时代共鸣


一九七一年,在九坡公社红卫队农田水利建设现场慰问演出。

 连县文工团在田头地间演出

连县文工团在排练丰收歌

连县文艺宣传队1971年合影


那年,山城连州还叫连县

照相机拍出的照片只有黑白两色

下乡演出需翻山越岭几小时

那事,存在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

存在于同吃同住同演出的生活里

存在每一个文工团团友脑海里

那舞台,曾安置在连县每个乡镇上

曾演出过不计其数的节目

曾记录过每个人的首秀与告别

响应时代号召建立起来的连县文工团

又因时代发展而解散

“20年一路走来,一批批连县有为青年

怀着艺术梦想先后加入了这个队伍

把汗水和热血洒在这个舞台上

把青春和美丽留在了这片热土

为连州百姓留下许多

脍灸人口的艺术形象和经典曲目。”

《那年那事那舞台》策展人黄宅裕说

展览开幕当天,同名书籍

《那年那事那舞台》正式首发

这本11万多字、2000多张照片的书籍

与当天的展览一起

承载着老一代连州人的集体记忆



那本书


“当年一帮少男少女如今已老去,但心底处那份激情,仍然很火热。”


作为主编,罗慧琦这一年都在忙于筹备《那年那事那舞台》这本书。谈及最初策划这本书的缘由,便不得不提一年前连县文工团的第三次集体聚会。


罗慧琦回忆,

“去年聚会时,正值2016年连州国际摄影年展举办期间,中山南路展出了‘1965—1985连县影像记忆’展览,其中有不少当年连县文工团的照片。这些照片一下子将大家拉回到那段苦且乐的日子里,那是一段珍贵的历史,我便藉此机会提议大家合力出版一本图文集,将经历过的故事记录下来。”


这一提议一经提出,便得到大家的响应,同时也获得了连州市委、市政府的支持。连县文工团的故事不仅是团友们的温暖回忆,同时也为连州文艺工作描绘出其发展轨迹,为了留下这一珍贵史料,连州市委、市政府专门为该书划拨专项经费。



而为了这本书成功出版,罗慧琦与文字编辑唐湾明、图片编辑黄宅裕可谓煞费苦心。由于当年没有留下工作日志,编辑工作困难重重。老照片年代久远,影像质量十分差,黄宅裕只能将大量的时间用于修复“残片”。



文字工作亦是同样艰辛。团友们只能凭借自身记忆将故事重现,很多细节都已经难以记清,考证的工作便落在唐湾明的肩上。近半年之久,唐湾明工作之余的时间几乎都花费在这本书上,

“除了记录共同奋斗的青春岁月,我们更希望能够为连州留下那个年代的文史资料。尽管书中的故事是碎片化的,却也有其价值意义。也因此,为了考证书中故事的时间、地点是否准确,我着实费了一番功夫。”


伴随着这本书的诞生,同名展览也于今年12月2日在连州文化广场拉开帷幕,展出至2018年1月2日。从书中精选出来的300多张1965年—1985年连县文艺宣传队老照片饱含回忆,这些照片记录了连县文艺宣传队演出、排练、生活、学习的情景,重现了当年的情境。



展览现场,一些连州街坊看到自己上世纪的照片,留下了激动的泪水。“你看,那是我年轻时跳舞演出的画面,如今已过去30多年了,”作为连县文工团曾经的一员,陈宝英看着老照片,留下了热泪。



年近古稀的潘七妹,则在聚会照片前开怀大笑。“那时候大家都好年轻,演出日子很苦,但很充实;几十年过去再聚首,满满是青春的回忆。”



在展览会场,邵桂生等人更是在老照片前摆出了当年演出的姿势。“当年一帮少男少女如今已老去,但心底处那份激情,仍然很火热。”


那份苦


“村民们怎么也想不到,这些是文艺工作者,看我们的模样,倒像是逃荒的难民,那有‘艺术家’的范啊。”


在这本书中,数十个故事重现了那个艰苦朴实却又充满青春激情的年代。看到书里的故事,罗慧琦的回忆也被唤醒,“我是1971年进入连县文工团的,那时文工团叫连县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我负责指挥、作曲以及手风琴演奏。当时交通不便,下乡演出时背着几十斤的手风琴翻山越岭是家常便饭。”


1972年3月25日,全县文艺宣传队全体队员合影


书中的《“艺人”与“咕哩”》便写了当年下乡的情景:作为“挑夫”下乡,是我们常年的“必修课”。文工团一年至少有半年演出,除了五、六十场在县城、乡镇及厂矿的演出之外,其余的一百多场都是在穷乡僻壤的乡村。当年的乡村,很多不通公路,只能挑着行李、乐器和演出道具,靠双脚徒行,行李很重,少则二、三十斤,需要背手风琴、扬琴等乐器的乐队人员就更重了,多达五、六十斤。山路遥远,没一定的体力根本支撑不住。


1975年在清江公社演出遇到大雪


“咕哩”在粤语方言中是“苦力”的意思,在那个艰苦奋斗的年代,连县文工团就是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在山间,距离远的还要走上一整天。


书中的《洗澡》写道,

“有次我们到丰阳公社新八大队演出,挑着几十斤重的道具及行李……到了目的地,个个累得筋疲力尽,像是一队马帮。村民们怎么也想不到,这些是文艺工作者,看我们的模样,倒像是逃荒的难民,那有‘艺术家’的范啊。”


奔赴天光山演出

在瑶安公社送戏下乡的路途中


罗慧琦还记得,有一次文工团下乡到清江公社巡演,恰逢下大雪,如果不及时撤出,大雪封山时将会被困在山里,食宿将成为问题。因此,文工团只能撑起重担,强顶着风雪步行撤到几十里地开外的星子公社。


下乡演出时常要持续一个月,团友们便都随身带着自己的行李。那时,以舞台为家是他们的真实写照。“练功场、学校、舞台,这些地方我们都睡过。”罗慧琦说。白天,学校里是孩子们的读书声,而在深夜无人的校园里,几张课桌一拼,这便成了供团友睡觉休息的床。睡在舞台也是屡见不鲜,把带来的被铺往地上一摆,幕布一拉,这就是连县文工团团友的“家”。


送戏下乡到马面滩

1972年在天光山革命老区,接待过红军的瑶族老人向队员们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而除了演出,布置舞台也是团友们的工作。安装布幕、布景、灯光和音响时,必须高空作业,有时候为了安装妥当更是用尽了浑身解数。


书中描述了一段攀绳索装射灯的故事:有次在氮肥厂礼堂演出,简易的舞台前只有一个高约八、九米的建筑金字架可以安装射灯,两边是光滑的砖墙无法攀爬,唯一的办法是抛一根粗绳上去后,打好绳结,下面让人拉着固定,我和黄敏像杂技演员一样,顺着绳索爬上去,再将两组近百斤重的射灯吊上,安装调试好再像猴子般的沿绳索爬下。


演出革命样板戏《智取威虎山》

《于无声处》剧照


书中的文字语句平实,却展现了那时连县文工团的艰苦与敬业。如今时隔多年,再回首时,却成为了大家共同奋斗的难得经历。


那份情


为了确保赵文英能赶上次日6点班车,当晚9点演出完,两位团友便用自行车载着她骑了一个多小时赶回连州


那是一段艰苦的日子,那也是一段快乐的日子。


尽管当时条件艰苦,团友们却也能在苦中作乐。《那年那事那舞台》一书中记录了不少当年的趣事。



那时文工团进村演出是乡村里难得的大事,热情的村民会尽力拿出自己最好的菜肴待客。大大的洗脸盘里,盛上一盘猪肉煮豆腐或猪肉煮萝卜,就是最常见的菜肴。”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因为老乡们的热情好客,团友们还练就一项特殊技能,听声音便能分辨出晚餐是什么。“切猪肉厨房里只有轻轻的‘刷、刷’声,而宰鸡杀鸭的话,一定是‘剁、剁、剁’的连骨带肉剁击声。”



恰同学年少,风华正茂


而关于苦中作乐,书中有这样一段故事:一声令下,我们这群看似柔弱的“相公”“小姐”,又挺起那杨柳般的纤纤细腰,撑起重担,一头扎进风雪中,风雪很大,却成了我们撒欢的天地,聪明的团友找来一只破木桶,拆开做成“雪橇”,大家争先恐后抢着坐“雪橇”,滑得东倒西歪,不亦乐乎。


这是文工团在清江公社巡演遇到大雪时的一段小插曲,即使行走在大雪之中,团友们依旧能找到其中的乐趣。“那是一段苦且乐的日子。”罗慧琦如今再回首往事,感慨万分。


文工团的工作有别于其他行业,他们吃、住、行在一起,练功、排练、演出也在一起,长时间的相处使彼此之间产生了深厚的感情。


人口普查宣传演出


1978年加入连县文艺宣传队的赵文英在书中这样描述过去的时光:

“曾经的岁月让我看到了人性的光辉,人生的灿烂,历经的精彩!这个群体让我感受到了浓浓的亲情与相濡以沫的气氛。”


她对文工团最深刻的情感便是感恩。“刚到文工团不久,陈玉颜老师对我说,你天赋条件很好,应该去深造,去报考音乐学院吧。”这一句话成为了赵文英人生中的一个转折点。


当年21岁的她走上了艺考之路。在去广州考试的前一晚,文工团还在保安公社演出,为了确保她能赶上第二天6点的班车,当晚9点多演出完,两位团友便用自行车载着她,骑了一个多小时连夜赶回连州。“这件事对我来说一直印象深刻,真的很感谢。”


最终,她被广州星海音乐学院和上海音乐学院同时录取,从此便改变了一生的命运。如今在上海歌剧院工作的她每当回想起当时的这个细节,依然感动不已。


在慧光塔合影

在湟川三峡合影


策展人黄宅裕说,当几十年的时光飞逝而过,当年的年轻人如今已鬓角斑白,但这一份情却不会随之流失,而是永久地存在于那年那事那舞台里。


新闻纵深


上世纪六十年代,在内蒙古草原上诞生了一支面向基层的流动文化工作队,取名“乌兰牧骑”(意为红色的嫩芽)。“乌兰牧骑”以短小精悍的文化轻骑队形式,走村串寨,送戏上门,送文化到村,极大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


2017年11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内蒙古自治区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的队员们回信中指出,乌兰牧骑是全国文艺战线的一面旗帜,为广大农牧民送去了欢乐和文明,传递了党的声音和关怀。同时勉励他们继续扎根生活沃土,服务群众,努力创作更多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作品。


1965年,全国掀起了学习“乌兰牧骑”的热潮。同年7月,连县农村文化工作队(又称文艺轻骑队)应运而生;1969年,重新组建连县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1972年更名为连县文艺宣传队;1978年壮大为连县文工团;1981年缩编为连县文化工作队;1985年连县文化工作队解散。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黄津 实习生杨溢子

摄影:梁素雅  老照片由策展人提供

编辑:林伟杰

连州发布精选



邻居已下雪,连州的还会远吗?


连州32个农产品夺得国家、省级招牌!(附详细名单)


一天卖出860吨!2017连州菜心节清甜开幕!

连州发布


笔写连州风云事,图渲湟川山水情!


长按指纹 > 识别图中二维码 > 添加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